昆明机场打造ACC服务品牌: 种下“通信种子” 收获“智慧中枢”

2025-07-09    来源:中国民航报

从电话班的听筒到区域智慧化的中枢,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以飞行区控制中心(ACC)为引擎,推动机坪、鸟防、场务、护场、灯光、通导等业务同步迈向智慧化新高度,成为昆明机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

1.jpg

昆明机场(记者汪洋/摄)



播种:电话班转型为飞行区区域化管理平台



2009年,在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的“小圆楼”里,有一个仅一人值守的重要岗位——电话班,承担着与机场运行指挥中心(AOC)和空管塔台通信的任务。也正是这个负责沟通的岗位,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早早埋下了飞行区智慧化管理的种子。


2012年6月28日,昆明机场从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整体搬迁至长水国际机场运营后,电话班从斑驳的“小圆楼”迁至长水机场飞行区外场指挥中心的二层小楼,一如既往地承担通信职责。2016年,电话班与场务维修室机场外来物(FOD)班组合并,升级为机坪工作人员对接AOC与空管塔台的综合协调平台。


此时恰逢单一通信联络向综合指挥平台转型的关键期,从事机坪交通业务的员工赵长江随之被并入电话班。彼时,电话班正从基础架构中破茧,平台功能尚在完善,相应的协调机制也需要磨合。随着飞行区运行安全管控系统不断优化,赵长江从最初面对海量信息时手忙脚乱的调度新人,逐渐成长为能在飞行区区域化管理平台上从容调配机位资源、协调多部门联动的业务骨干。而他的成长轨迹恰恰见证了机场联络从基础通信到智能调度的历程。


2021年,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正式成立飞行区控制中心,下设指挥席、控制席和专业化办公室,通过“中枢统筹、多元联动”机制,实现机场与空管、航空公司、地服单位等的高效协同。飞行区区域化管理平台的雏形就此形成,区域调度工作也开启了新篇章。



开花:从单一指挥场景延伸至飞行区全域管理



2022年,刚刚大学毕业的胡舒瑗怀着对民航事业的满腔热忱,加入了昆明机场飞行区控制中心。在初入职场时,她还是一位需要他人悉心指导的新人,然而时光见证成长,如今的胡舒瑗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运行控制员。


在日常工作中,她积极参与各类模拟演练和技能培训,不放过每一次提升技能的宝贵机会。在此过程中,她将书本知识、规章标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,应急预案执行等关键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,成为飞行区控制中心的中坚力量。


2023年,胡舒瑗参与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行区运行安全管控系统——七彩助航系统——的数字化升级工作。此后,在昆明机场“飞行区一张图”项目稳步推进过程中,胡舒瑗更是直观且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化协同带来的效率提高,以及其在助力昆明机场全面推进“平安、绿色、智慧、人文”四型机场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。


2024年,昆明机场飞行区控制中心相继上线了跑道监控补盲、巡场车实时监控等功能,预计将在2025年内实现飞行区全区域集中监控。与此同时,飞行区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内还新增了护场、不停航施工专班席位,建立“就近处置、联动协调”的快速响应机制,并预留除冰雪处置席位,为后续实现特情处置全流程可视化奠定基础。


近年来,昆明机场飞行区控制中心“中枢统筹、多元联动”机制已逐步从单一指挥场景拓展至飞行区全域管理,作为智慧化建设的核心引擎,正驱动着跑道安全、机坪管理、鸟击防范、场务维修、不停航施工等业务板块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协同,绘就从中枢智能到全域赋能的一体化发展新图景。



结果:飞行区全域业务创新矩阵全面开花



如今,昆明机场飞行区全域业务协同与智慧化创新矩阵全面开花、蓬勃发展。


自全新的飞行区安全管理系统上线以来,航空器、车辆、设备、人员以及视频监控等各类数据得以高效整合,业务链条逐步打通,工作流程不断优化,整体运营效率显著提高。该系统具备多维度态势感知能力,能够对道面情况、巡检情况、航行情报以及不停航施工等关键业务进行感知,构建起“运行一张图”的全方位监控体系。同时,其强化了风险实时预警功能和协同处置功能,为飞行区安全、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。


2.png


此外,昆明机场还为飞行区打造了三维沙盘。通过运用三维立体模型技术,昆明机场搭建了飞行区全要素三维模型,将车辆、人员、航空器等要素集成至统一坐标系中,形成动态数字映射体,实现全域态势可视化。通过轨迹回溯、调度仿真、异常预警等功能,三维沙盘能够帮助飞行区应急演练与调度指挥实现闭环管理,为运行决策提供智能支撑。


3.png


在机坪管理方面,昆明机场正从人工调度向智能运筹迈进。2021年3月,昆明机场机坪运行管理开启智慧化转型。针对传统人力巡查效率低、监管盲区多及车辆审批烦琐等痛点,飞行区控制中心推动管理模式从“人盯人防”向“智能智控”升级。通过搭建车辆监控平台,实现内场车辆全域实时监管,降低交通违规率;构建机坪综合管理系统,推动审批业务全面线上处理,大幅提升服务效能。


在安全管理方面,昆明机场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。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在“三重思维”理念牵引下,构建起“以昆明机场为核心枢纽,集团旗下各机场协同联动”的鸟击防范网络。创新制订的鸟防“航投方案”涵盖人工智能(AI)鸟情预警、智能驱鸟设备研发、土面区草种培育技术等服务,通过多管齐下,构建起全方位的鸟防体系。


4.png

(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昆明机场提供


在场务维修方面,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依托ACC统筹,推进跑道滑行道数字化转型,通过智能系统实现道面病害实时精准定位录入,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病害趋势,支撑科学养护决策,同时引入多种跑道FOD探测技术进行实验,强化跑道安全防控能力。


未来,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将以ACC为智慧中枢,实现飞行区全区域集中监控,并持续推进跑道防侵入、场道除冰雪等智慧化模块建设,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各单位应急联动能力,提高应急处置效率,打造“有事情找ACC”的服务品牌,全力构建监控、指挥、应急、服务“四位一体”的区域化管理中枢。(中国民航报 记者何丹 通讯员胡建颖、李姝


5.jpg

(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7月9日8版)


《智慧民航》导刊每周三

与广大读者见面

让我们一起

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

擘画全新未来

期待您的来稿!

投稿邮箱:icanews@163.com


编辑|张   薇

校对|李季威

审核|程   凌



(本文转载自“中国民航报”微信公众号)

版权所有:中国民用机场协会

免责声明 访问量 1260525